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域之上,老旧营运船舶曾是水上运输的重要力量,现在却因船龄较长、设备老化等问题,面临着安全管理与合规运营的双重挑战。为切实保障水上交通安全、优化营商环境,黑河漠河海事处和黑河呼玛海事处积极探索、主动作为,借鉴先进经验,创新建立老旧营运船舶专属服务机制,以精准管理、贴心服务破解老旧船舶管理难题,为辖区航运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精准施策:筑牢老旧船舶“安全防线”
老旧船舶管理的核心在于“底数清、情况明”。为此,两海事处联合搭建电子信息动态更新库,为辖区每一艘老旧营运船舶建立“专属电子档案”。档案中不仅整合了船舶国籍证书、检验报告等基础信息,更实时标注船舶停航天数、证书有效期等关键数据,由专人定期维护更新,确保数据精准、可查可溯。
在此基础上,两海事处联合推出差异化监管模式,根据船龄、隐患数量等因素,将船舶划分为高、中、低三个风险等级,实施“分级管控、精准发力”:
高风险船舶:每月至少2次现场巡查,重点排查设备隐患与安全制度落实情况;
中风险船舶:每月至少1次现场巡查,聚焦关键系统运行状态;
低风险船舶:每季度至少1次现场巡查,巩固安全管理基础。
通过“一船一档、分级监管”,两海事处实现了对老旧船舶的动态掌控,让安全隐患“早发现、早整改、早消除”。
贴心服务:解决船企“急难愁盼”
“以前办理证书总怕材料不全、流程不熟,现在有海事处的专人指导,省心多了!”这是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真切感受。此前,该村委会所属的“龙江003”轮国籍证书马上到期,两海事处工作人员在动态跟踪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,主动对接,详细告知换证所需材料、流程及时间节点,确保船舶及时拿到新证书。

黑公网安备 23272302000005号